一、如何成立工会?
1、《工会法》第十二条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可以建立工会基层委员会;会员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工会基层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工会基层委员会,或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
2、建立工会的基本程序是:成立筹备小组 → 开展宣传工作 → 发展会员 → 选举会员代表→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工会组织 → 选举结果报上级工会审批
二、请问加入工会需要什么条件吗?是怎么入会的?加入工会有什么好处?
1、《中国工会章程》第一条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部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工会章程,都可以加入工会为会员。
2、职工加入工会,由本人自愿申请,经工会基层委员会批准并发给会员证,会籍迁移凭会员证接转,会员离休、退休和失业,可保留会籍。
3、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①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②对工会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撤换或者罢免不称职的工会工作人员。
③对国家和社会生活问题及本单位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要求工会组织向有关方面如实反映。
④在合法权益收到侵犯时,要求工会给予保护。
⑤享受工会举办的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疗休养事业、生活救助、法律服务、就业服务等优惠待遇;享受工会给予的各种奖励。
⑥在工会会议和工会报刊上,参加关于工会工作和职工关心问题的讨论。
三、请问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都有些什么职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怎么样的?
1、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由工会会员参加。会员(代表)大会要听取和审议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工会工作的重大问题,选举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会员(代表)大会作出的决定、决议,工会委员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工会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会员(代表)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
2、职工(代表)大会参加者是职工或职工代表,但不一定是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根据不同的单位类型,履行的的基本职责也不尽相同,主要要依法组织职工听取和审议企事业单位领导的工作报告、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重要的规章制度和集体合同方案等。
3、工会委员会是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四、请问职工代表是怎样产生的?职工代表名额要怎么确定呢?职工代表的构成有什么规定吗?
1、职工代表的产生,应当以班组或科室为单位,由职工民主直接选举。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代表,也可以由分厂或者车间或科室的职工代表相互推选产生。
2、职工代表名额按单位职工总人数来确定,代表不能低于职工总人数的5%。职工人数少的单位,职工代表一般不得少于30人。职工代表少于30人的,应当召开职工全体大会。
3、职工代表中应当有工人、一般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领导干部和其他方面的职工。其中行政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一般为职工代表总额的1/5。青年职工和女职工应当占适当比例。职工代表实行常任制,每三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职工代表对选举单位职工负责。选举单位职工有权监督或者撤换本单位的职工代表。
五、工会是做什么的?
工会最基本的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具体来说,工会的职能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维权: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及续订情况进行监督;就重大劳动争议的处理及集体合同的签订等事项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通过劳动监督制度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监督劳动者和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参与劳动争议处理。
2、建设: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建设和改革,努力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
3、参与:通过职代会或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4、教育:实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职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到推动作用。
《工会法》第十二条规定,职工25人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成立工会委员会。如果您所在的公司还没成立工会,可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成立工会组织。
六、非公有制企业怎样实行厂务公开制度?
厂务公开是将与本单位发展和与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适当形式向广大职工公开,吸收广大职工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职工(代表)大会,不同的企业类型,公开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非公企业可以采取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形式来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条件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200人以上的,通过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100人至200人的企业,通过建立职代会或职工大会的形式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100人以下企业,可依托镇(街道)、村(社区)、工业园区或行业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条件未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可通过其它形式,如劳资协商垦谈会、职工参加董事会和监事会、厂务公开栏、厂情发布会、党政工联席会、职工民主议事会、职工代表听证会、职工代表协商恳谈会以及厂报、墙报、职工意见箱、厂长(经理)接待日等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
厂务公开让职工能充分享受知情权和参与权,这也是促进民主,促进企业发展的良好途径。